《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管窥《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管窥 【文章摘要】 企业管理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管理专业和非管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 企业管理;项目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高,学校的毕业生无法与社会接轨,学校人才教育培育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课程问题,所以学校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管理课程也在面对着同一情况。 1 项目化教学法的简介 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方法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轴线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克服了传统上课的沉闷无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励他们的求知欲。这种授课方式老师不再是主导,角色的转换培育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石。 2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授课中注重理论的比重大 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而现在在老师的授课方式中,大部分纯讲理论知识,很少老师把实践性教学任务安排到自己的教学规划和设计任务中。这种授课方式不符合学校培育学生的要求和目标,并且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了解理论,没有实践技能,不能胜任社会的工作。 2.2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企业管理的老师大部分采纳的授课方式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培育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它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案例式教学方法大多都是经典的或者是著名企业的案例,这与毕业之后要从基层做起的学生来说,所设置的环境不太适应。另外,采纳在课堂上讲述案例,阐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不如去实体企业所感受的和学到的更深刻,这种做法犹如纸上谈兵。 2.3 学生求知欲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 企业理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觉得它特别抽象,就直接放弃了对它的深究;更有的学生认为,毕业之后要去基层工作,这些东西与他们无关。另外,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待于改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