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人生规划》读后感 1200 字 近日,将《善行人生规划》一书进行了详细的阅读,读罢掩卷,心中觉得感触良多。 星云大师通过《凡是靠自己》、《知足与能忍》、《写作》、《问号的得失》等九十余篇小品文,教会我们如何在名利场中、感情人事中规划自己的人生。本书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对佛法的解说突破刻板的传统,极富创意,是难得的经典。 人的生涯规划是新时代的潮流,现代人的课题,生涯规划愈早做愈好,胜算也愈大,而且愈到老愈受用。人生的规划也是一种设计,是为了人生的目标服务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假如没有一个目标,做起事情来会一团糟。 古人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正确的认识自己,然后再正确地设计自己。 明朝的天启皇帝,他的爱好和特长是当木匠,他干起活来比一般的木匠还强。他一天到晚就迷在这些事上,从不厌倦。当他干活干得起劲时,根本不同意会见大臣。太监魏忠贤等就抓住他这个特点,专门等他干木匠活的时候才进来奏事。天启皇帝听后,总是赶紧说:“心灵的窗户读后感”于是,大权旁落,把朝廷搞得乱七八糟,终于葬送了大明江山。这是封建帝制把他推上了“用非所长”的悲剧舞台。 现代社会,只要我们同意,就能选择自己的的人生。孔夫子在总结人生成长的经验时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走过来的许多人认为这反映了一个人认知逐步成熟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反映了人成长的一般经验。 然而,面对今日的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回答“我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并真正兑现自己的承诺,显然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伴随人成长的知与行的超越过程。 西方有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命题会给我们的人生规划以启示。 我是谁?人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必须排除外来的压力,比如父母的期望、师长的教诲、将来就业的压力等,要在完全放松的情形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性情来正确地规划未来的生活。 我从哪里来?这不需要从达尔文《物种起源》里寻找答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是要我们客观看待自己的.过去,认清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人生经历等,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做到这一点,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现状,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好高骛远。 我要到哪里去?就是在真正明白自身条件和所处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出自己的人生计划。并能够把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长期计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