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书分享心得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书分享心得_第1页
1/2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书分享心得_第2页
2/2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书分享心得原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卢梭。卢梭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兴奋。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漂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仔细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卢梭收康桥给除名了,他原来是 Trinity Col-lege 的 fellow,这一来他的 fellowCship 也给取消了。他回英国后就在伦敦住下,夫妻两人卖文章过日子。因此我也不曾遂我从学的始愿。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我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狄更生——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是一个有名的作者,他的《一个中国人通信》(Letters form John chinaman)与《一个现代聚餐谈话》(A ModernSymposium)两本小册子早得了我的景仰。我第一次会着他是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说,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读书分享:徐志摩(1897 年 1 月 15 日—1931 年 11 月 19 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徐志摩对康桥有着特别的感情、难忘的眷恋,并将这种情绪发之于诗文当中,佳作迭出。《我所知道的康桥》即是作者初别康桥两年多后的回忆性散文,文章写于 1926 年 1 月。在这篇长文中,徐志摩用诗一般的语言谱写了关于康桥的回忆梦幻曲——富有灵性的康河、堂皇富丽的学院建筑、超凡脱俗的克莱亚三环桥洞、风情万种的康河之春……全文汪洋恣肆,散漫无羁,如同“跑野马”,但形散而神不散,丝毫不显得杂乱无章。文章辞采华丽,用词丽而不俗,长短句交替运用,时而开门见山,时而回廊九曲,时而腾达,时而沉落,富有强烈的节奏干和韵律感,把遥不可及的康桥活灵活现、神韵十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散文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华与诗人气质,以及驾驭语言的天分与灵气。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此文与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联系起来赏析,真实的景观活跃在优美的文字当中,而康桥也就在我们中国广阔读者的心中越加靓丽而高大起来了。徐志摩青年时期目睹中国军阀统治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书分享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