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技术》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编码:KB40102适用对象:2025 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总学时/学分:72/4实践(实验)学时:24考核性质:考查编制单位:信息工程系执笔人: 企业审核人: 标准定位:近似国标 中 高○ ● ○ 教学建议:●任务驱动 ●项目化 ○学赛一体化 ○情境教学专业审定人: 审定日期:2025.4.10系主任: 二、课程概述 (一)制订依据2025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我们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育方案。根据人才培育方案的培育目标,依据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计算机管理维护职业能力培育为核心,根据基础性、法律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定。(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数据恢复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必修课,是一门以培育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有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数据维护技术,使学生达到能够选择和运用数据恢复工具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可以从事数据存储备份、数据恢复以及数字取证等相关工作。本课程在人才培育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是微机安装调试与维修、网络安全防护技术、MySQL 数据库应用等。(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理念,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我们根据数据恢复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内容和典型任务,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实施项目情景化教学,以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类数据恢复、硬盘修复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会做、能做的目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精选企业真实项目,提炼出以职业能力培育为特色的教学内容,重点培育学生对各项目实施的仿真训练,突出技术的有用性,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认知能力。教学评价实行过程评价、阶段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