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式》读后感 1000 字《文化模式》是《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 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 1934 年。该书也可以说是 20 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 14 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果勒认为,可以 以此书出版的年代,作为国民性的科学讨论诞生之年 。玛格丽特 米德在 1958 年的新序中提出,此书是 20 世纪第二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 文化模式 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和意思。不同的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模式的理解也不同。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台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从泰勒的 文化是个复杂的集合体(complex whole) 到马林诺夫斯基的 文化是功能的 (有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雷蒙德《文化类型》等著作),然后又有以露丝 本尼迪克特(其著作《文化模式》)为代表的民族心里学派的 文化模式 概念,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做出了解释。功能学派对文化的解释主要考虑了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而露丝 本尼迪克特主要从历史和心理学的因素来考察文化。- 文化模式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讨论的课题之一。分为特别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别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这是对 文化模式 一个简单的定义。书中对三种典型文化中的习俗描写详实和引人入胜,出生、成年、婚姻、经济、死亡 品味和将文字可视化的过程是对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 Common Sense 巨大的颠覆。而真正开始了解一个文化其价值和逻辑的核心时,这里面所描写的典型整体式文化又完全自成一体,显得道理自然。 书里探讨习俗对于个人的习量,每个自出生起就被习俗给习俗着。民族之间的差别不在生物结构上的差别,而在于文化的差别。人类的可塑性是指人可以制造文化,又要接受文化的改造。我们要生活在自己制造的文化当中,这里就有一个 人性回归 及其可能性的问题。这个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人类制造的,当我们厌倦了自己所制造的社会时,我们是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