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9 页中的例 3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究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究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沟通,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2)7+(7-6)= 10-(5+3)= 7+7-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沟通。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沟通,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 3) 7(7-5) (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