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音乐教学反思(7 篇) 背景: 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推动,促进我们的音乐课程进展必需的改革,但课改之事,无本可套。作为一线老师,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改,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呢?那就要转变以往的传统学习方式,要师生共同合作、参加、体验音乐活动。让学生到达体验美、享受美、综合美、表现美,从而更好地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描述: [片断一]:奇异发声,解决难点,引出牧童 1、牧羊人的歌声引出衬词唱法: 你听,牧羊人唱起了歌儿在呼唤羊啰!(师边范唱边用手势表演) 4/43233—|3231—|123352—|32166—| 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 ① 比拟音高:你们觉得四句唤羊声一样高吗? ② 再听牧羊人用琴唱,用手势划旋律线区分音高。 ③ 学生当牧羊人来听琴唱:(师)你们也来当牧羊人呼唤羊儿吧。 ④ 学生分角色分组唱。 2、结合羊叫声来发声。 师:牧羊人在唤羊,那羊会干什么呢?怎样叫?(咩咩咩—) 3、唤羊声和羊叫声结合唱(牧羊人唱一句,羊儿唱一句)4/4 3233—|333—|3231—|111—|123352—| (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 |222—|32166—|666—|| (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 4、师生合作,生生分角色,分小组合作。 5、个别生上台来合作,引出牧童(把上台来的小朋友戴上草帽,挥起羊鞭,呼唤羊儿们)。 [评析: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力。分角色演小羊和牧童,学会了与人沟通,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加群体意识和相互敬重的合作精神。老师引导得轻松快乐,学生也投入到音乐故事之中,使音乐课布满了生命活力。在公平`交往之中,实践力量得到了进展,也面对全体,使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到这个活动中。] [片断二]:利用创编,熟悉牧童,解决难点 1、师谈话:小牧童们,你们想把小羊儿放到哪里去呀?(学生纷纷答复) 2、用唱得形式问答:(先师生,再生生唱问) 123352—|32166—| (问)你放羊儿啰上哪里? (答)我放羊儿啰上山坡。 去草地。 …… 3、拓展:除了放羊,你喜爱放什么?(还是用唱问,学生自己来问答) (问)你放什么啰,去干嘛? (答)我放鸭子啰,去池塘。 我放牛儿啰,去吃草 …… [评析:通过供应开放式和趣味性的对唱,激发学生的奇怪心,引导学生即兴式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编活动,同时进展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