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读书分享心得原文:一块去吧, 你们这辈命运的娇儿,让大家 分享你们的高兴吧! 我,一只垂老的孤鸽, 将去拣一株枯枝栖息,哀悼着 我那永不回来的伴侣, 直至死去。 ——《冬天的故事》 --摘自【美】乔纳森 弗兰岑《自由》 读书分享:我对乔纳森 弗兰茨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复兴了托尔斯泰以来的现实主义写法。《自由》这本书的中文版皇皇六百页,只琐碎地讲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 家庭的故事 。弗兰茨之所以对这个故事有足够的信心,是因为他信任如今的美国,就像托尔斯泰时期的俄罗斯一样——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足以用一个家庭来承载时代主题。我觉得这本书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在于它选择了一个既经典又新颖的主题:自由带给人的精神困境。如今,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非洲、中国等等)的写作还以讽刺专制与禁锢为主要命题之一,而美国主流精神依旧是歌颂自由精神,就像弗兰茨在书中写到的:“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而假如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生气地抓住你的生气不放,就算抽烟会杀死你,就算你喂不饱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会被疯子们用突击步枪射倒,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所以,弗兰茨能更新一个经典性的文学、乃至是生存命题,实在是敏锐的。《自由》讲了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是如何在不断追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中,把自己弄得一塌糊涂的。男主人公出身贫寒,刻苦上进,企图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的商人、好丈夫;女主人公因为小时候在家庭中缺乏关注,因此结婚后成为全职主妇,兢兢业业想做一个好母亲;他们的儿子聪颖过人,试图挣脱家庭束缚,更自由而独立地活着。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人,以最大的努力去爱和迎合彼此,努力让故事以更好的方向进展。但是却在不断校调自己的过程中,遭受极大的精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