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摘 要:《计算机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我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也已经有 10 个念头了,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那么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也在随之产生着变化,这一点,我的体会是很深刻的,在本文中,我将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1、计算机教学内容在近 10 年中发生的变化;2、《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对比和改进,3、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公司化运作;项目驱动;评价机制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已经有近 15 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计算机老师,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有近 10 年了,我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有了比较深的体会,在此,我简单谈谈以下的看法。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的变化 计算机在 10 年前的 2025 年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WINDOWS 操作,WORD 字处理软件,EXCEL 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十年后的 2025 年,增加计算机硬件知识,病毒的防治方法和网络操作知识。这些变化体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更加拓展的本质。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对比和改进 在以前的教学,实行的是老师讲,学生练的形式。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简单,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住了,造成了学生的思想僵化,创新思维无从培育,能力训练几乎为零。 课程改革实行后,计算机应用课改的新思想、新方法也已经逐渐被认识、接受和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我具体阐述一下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应用课改的思维方法,进行任务驱动、公司化运作、评价机制的建立的。 2.1 任务驱动是课程改革的灵魂 在进行教学之前,我将本门课的教学设置为一个总体的大任务,介绍给学生,再将任务细化,分成了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能干什么,所以,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再盲目的学习。 2.2 公司化运作是课程改革实现的有效技巧 在班级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组:即公司化运作,将班级重组为一家公司,成立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由负责人员和员工组成。布置任务的时候,都是以投标形式进行的,效果出奇的好,不但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同学们了解了公司内部的运行机制,拉近了学生和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距离。 2.3 评价机制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