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碧玉:智慧城市建设要一城一策万碧玉:智慧城市建设要一城一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于标准体系的诉求也愈发强烈。2025 年年底,住建部率先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供了标准依据。一年多来,该体系的试行情况如何?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又取得了哪些进展?近日,《经济》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讨论会数字城市工程讨论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数字中心)副主任万碧玉。 《经济》:制定指标体系的依据是什么? 万碧玉:指标体系包括 4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 57 个三级指标。在制定过程中,指标体系不仅参考了《绿色 GDP 指标体系》、《智慧 GDP 指标体系》、《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进展指标体系》、《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讨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指标》等多项国内外指标文件,还借鉴了上海浦东新区、南京、武汉等多个较早进行智慧城市讨论地区的规划标准。初稿完成后,指标体系在部分城市、镇进行了试行,并结合试行效果与专家数轮讨论、评审结果,形成了修订版。之后,住建部科技司、规划司、村镇司和标定司等相关领导与专家进行了内部会商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又邀请了 20 多位城市领导、专家及相关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再次修改和论证,最终形成了该试行指标体系。 除此之外,数字中心还在国家标准委、住建部的指导下,组织了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 40 多家机构的 50 多名专家,参加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体系讨论工作。此项讨论对国内先行的智慧城市试点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地方政府试点创建和企业实践成果,率先构建了“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包含了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总体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运维等 6 大类别标准,分 5 个层次表示,涵盖18 个技术领域,包含 126 个分支的专业标准。依据“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编纂的该标准体系的标准明细表,其共涉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3294 个,提出智慧城市亟需研制的标准 267 个。此讨论成果《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讨论报告》已于 2103 年 10 月正式出版,得到试点城市以及相关业界的高度评价。 《经济》:在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评选中,城市是否需要满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