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挨次的理解. (二)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三)把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关键是要把握解题思路,抓住最终求什么,从问题动身,查找所需要的条件,最终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四则运算的挨次进展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我们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大家回忆一下,应当怎样分析才能列出综合算式? 1.出示复习题: 45 加上 39 的和除以 6,商是多少?(板演) 2.口答.(面对全班与板演同时进展) 35 与 43 的和是多少? 67 与 35 的差是多少? 25 乘以 4 的积是多少? 80 除以 20 的商是多少? 要想求出和、差、积、商,必需知道哪两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依据同学们的答复板书: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被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3.依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 与 44 的和乘以 5,( )?(积是多少?(36+44)×5) (2)25 减去 64 除以 8 的商,( )?(差是多少? 25-64÷8) 订正第 1 题时,要说明两步文字题列综合算式的思索方法及为什么使用小括号;通过第 3 题补问题练习,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课 首先提醒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例如 2. 45 与 39 的和,除以 45 与 39 的差,商是多少? 读题后与前面复习题 1 比拟,题目条件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看、比照,发觉了复习题直接告知了除数是 6,而例题中的除数没有直接告知,是用 45 与 39 的差来表示的. 那么在计算步骤上还能用两步解答吗?为什么? 共同争论: (1)这道题最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需先算什么?(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需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题中被除数是 45 与 39 的和,除数是 45 与 39 的差.把 45+39 与 45-39 两式分别写在关系式的下面.) (4)那么必需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必需先算被除数是 45+39=84,除数是 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由于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 45+39 写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