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滑动的推断两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滑动是常见的问题。为了得到推断滑动与否的方法,我们先看下面的简单问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开始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对其施一水平力 F。问 F 为多大时物体可以滑动,F 为多大时物体不能滑动。(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容易得到:当时物体不能滑动,仍保持静止状态;当时物体可以滑动。那么,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简单的结论的呢?当力 F 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由于静摩擦力的被动性与适应性,二力总能平衡。物体的合力(加速度)为零,因而总能保持静止状态。假如力 F 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则静摩擦力不能再通过调整自身的大小及方向以保持物体的平衡。由于物体失去平衡,获得不为零的合力(加速度)从而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物体与地面间开始发生相对滑动。Fm总之,我们可以说:当物体的受力情况和保持原来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需的摩擦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不滑动;当物体的受力情况和保持原来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需的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滑动。上面的话即指出了推断的方法,又指出了推断的依据。下面我们分情况进行应用的举例:1.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生相对滑动的推断用假设不滑动的方法,根据平衡方程以及物体所受的其他力将摩擦力求出,看是否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例 1: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其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 F,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力 F 的取值范围。解:以沿斜面对上为正,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由于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所以: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 F 的取值范围。(注:此题还有其他解法,比如极端法)2.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发生相对滑动的推断用假设不滑动的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看是否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例 2:如图 2 所示,,,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要使和之间的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力 F 最大不得超过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假设二者不发生相对滑动,对二者构成的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1m2F图2对用牛顿第二定律,有:由上面两式可得:两者间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即:解得:例 3:如图所示, 长木块 B 置于光滑水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