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踏青教案及反思 5 篇 活动目标: 1、对探究叶脉感兴趣。 2、培育观看力量。 3、尝试对叶子进展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 5、培育探究自然的兴趣。 活动预备: 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 6 个;书本标志 6 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四周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全部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小朋友认真地观看,记录所发觉的叶脉。提示幼儿留意爱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究:叶脉真好玩。 老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拟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展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看。 三、集中沟通: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看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现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嬉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看它的叶脉类型,进展分类嬉戏。 师:今日,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嬉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抓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嬉戏过程中,引导幼儿仿照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大对叶脉种类的熟悉。 五、自然完毕: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嬉戏。 #351336 中班科学活动春游教案及反思 2 一、教材分析 《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对四周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奇怪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也是孩子们始终感兴趣的话题:影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自己的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但对于一些影子的特征的了解只是一些零散的,因此我在我们班组织此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 了解影子的隐秘,对影子的各种变化感兴趣,情愿与同伴沟通、共享自己的记录与发觉,体验影子变化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我定了学问、力量和情感的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有光线的地方就有影子,光被物体挡住就会消逝影子,影子与运动有关系。 2、启发幼儿制造性的玩影子嬉戏,通过试验理解影子的形成。学习用表格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并学会与同伴沟通。 3、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各种变化产生奇怪,情愿探究,大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