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近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克利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每个区有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由此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主力量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C材料为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实行十行政区,打破了血缘关系,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氏族制度在此时仍然对雅典政治有影响,B项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说明通过改革扩大了公民基础即民主力量,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2、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解析:D罗马人建立的陪审制是西方近代陪审制的最初萌芽,它与古代希腊的陪审法庭在司法模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不是希腊司法制度的照搬,故A项错误.审判方法的改进没有影响罗马的实体法变化,谈不上罗马法因此而趋于完备,罗马法的完备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制定以后的事,故B项错误.公元前123年正是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此时国家政体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陪审员的参与克服了法官一人独断讼案的弊端,有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是司法文明的一大进步,故D项正确.【新知生成】古代罗马较早设立了专管司法的裁判官,走出了公民普遍参与下的大众司法阶段,出现了职业法官,并注重程序规范,具有形式主义特征.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的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陪审制,改变了法官独自行使司法权的传统,吸收部分公民以陪审员的资格参与司法过程,主要负责诉讼事实部分的审理,法律审理仍由法官负责,这是西方近代陪审制的最初萌芽.3、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解析:D苏格拉底“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他不信仰神,并非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惩罚,但这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明二者都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4、(2017·广西桂林月考)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解析:B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大量涌入欧洲,出现了物价上涨现象,实行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衰落,从事商业贸易的新兴资本家获利,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故B项正确.5、(2017·山东潍坊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D英国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A项错误;首相掌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