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憩绿化到景观生态从休憩绿化到景观生态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使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上。特别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的确立,使居住区环境演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从小区绿化模式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环境;小区绿化;景观生态;进展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economic, cultural exchanges, as well as in Western urban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a great change has occurred, mainly on the the epitaxial expansion and the rich connotation. In particula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ideas, so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area in which they live a new trend: from residential green mode to landscape ecological model. Key words: urban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residential green; landscape ecology; development S731.2 一、城市居住区环境进展的两个阶段 (一)小区绿化阶段 90 年代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实行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居住区空间环境主要表现为居住区绿地空间,居住区绿地采纳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居住区内小区模式的居住环境实际上被视作城市园林体系的一个类别―居住区园林,设计手法上,很自然地多采纳中国园林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分区组景、叠山理水、对景借景、小品点景等。居住区园林的空间要素包括各种植物、水体、山石、小品、铺地等;居住区园林设计则主要包括空间组织、场地划分、植种配置、园林小品设计等工作。 总的来说,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绿地、室外活动场地(游憩场地)和园林小品,这一阶段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可概括为“绿化+场地+小品”的小区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环境设计集中表现为绿地的分级与组织以及环境要素的配置,强调绿化覆盖率。此时,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 在这一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大多由建筑师包办,环境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完成以后的工作较为简单延伸和深化,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专业才刚刚初现端倪。 (二)景观设计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