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交易初论价值与交易初论 摘 要:稀缺性是价值基础,差异性乃交易前提,价值增值乃是交易的原因、目的和结果。市场交易带来价值增殖。不是“等价交易”而是“超值交易”。价值增值来源于购买物对买主的预期效用。 关键词:价值;交易;稀缺性;差异性;超值交易;(预期)效用 中图分类号:F04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14-0001-02 一、稀缺性与差异性――价值、交易现象的前提 1.价值活动与交易活动 价值活动是指人对于一个物品、一个事件、一个行为选择对自己的效用(意义)的评价、推断。交易活动,是在物或生命(时间)上,人放弃自己的所有权并获得他人的所有权的活动。经济学讨论的价值现象与交易现象彼此交织。价值活动贯穿于交易中,交易乃是为了增值。窄义的交易活动指主体进入市场并与客户谈判交割的过程,可称之为“市场行为”、“市场活动”或“市场过程”。人须先决定是否交易、哪些物品进入交易及选择交易目标(对象),然后再进入实际的市场过程。故此,价值活动先于窄义的交易活动即市场活动。广义的交易活动包括了属于交易过程的序曲、准备的价值(推断)活动。这一价值活动的序曲,其重要性不低于市场过程。 2.稀缺性与差异性 价值现象存在的前提是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限)需求,满足人的这些需求的手段的不足。空气、阳光大有用处(效用),但没有稀缺性,故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黄金白银因为稀缺性高,且有保值、流通(当然也有装饰等)的效用,故此很昂贵。物以稀为贵,奇货可居。稀缺程度跟价值评价成正比。水往低处流,物往高(价)处走。 首先是物质资源的稀缺。所谓物质极大丰富而没有稀缺的社会,只能存在于人类中某些浪漫的头脑里。人凭自己的努力去实现那样的一个所谓理想(实际是空想)社会,那是狂妄自负。人更不可将这些浪漫的空想家设计出来的“理想”社会的生活方式(规则、伦理)强行推行于社会。人类曾经局部这么狂热地试验过,事实证明那是个灾难、悲剧。人必须面对现实,学会如何在现有的稀缺条件下,及其伴生的(自然)法则(哈耶克所谓的自生秩序或扩展秩序)的约束下生活。 其次,为重要的稀缺性,当属人的生命资源――寿命(时间)、知识、能力等。人不幸地不能永久生存下去。人的寿命短暂,时间、精力、能力也有限。人如何利用这一稀缺生命资源投入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是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得面对与处理的基本问题。假如人可以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