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论条辨表格

伤寒论条辨表格_第1页
1/22
伤寒论条辨表格_第2页
2/22
伤寒论条辨表格_第3页
3/2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1)太 阳病 的分类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2)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汗自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吃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3)辨 太 阳 病 传与不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辨 太 阳 病 病程的变化◆“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太 阳 病 欲 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外 感 病 初 起辨阴阳要点◆“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辨寒热真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葛根汤证及其辨证太 阳 伤 寒 兼 经气不舒的证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31)太 阳 与 阳 明 合病 下 利 或 不 下利但呕的证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太 阳 病 误 下 里热 挟 表 邪 下 利的两种证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麻黄汤证太 阳 伤 寒 的 证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痛苦,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太 阳 阳 明 合 病喘 而 胸 满 的 证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太 阳 病 十 日 以上的三种转归◆“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麻黄汤证兼证大青龙汤证论 太 阳 伤寒 兼 里 热的 证 治 及大 青 龙 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论条辨表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