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我省西北部大多属低洼盐碱地,水质由于受土壤成分的影响,pH 值高、盐碱度大,一般不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是不毛之地。近些年,我省通过挖塘改碱,不仅到了排涝降碱的作用,而且还能养鱼、蓄水。把低洼盐碱地变废为宝,扩大水产养殖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是,由于我省某些低洼盐碱地区池塘养鱼技术不合理,这些年来养殖产量一直比较低。但通过合理运用技术,科学养殖,是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1 养殖品种的选择淡水鱼类生活在含适量盐份的水体中,不同的鱼类或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期所能适应的最高含盐量是不同的。常见养殖鱼类的耐盐能力依次为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应选择适应性强的鱼类进行养殖。2 养殖方式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以食饲料鱼为主,搭养鲢鳙鱼的放养模式,驯化投喂颗粒饲料。由于颗粒饲料营养全面,可满足鱼类生长的营养需要,增强体质,降低盐碱度的影响。盐碱地区水质最主要特点是浮游动物量大于浮游植物量,由于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即使大量施肥也不易肥水,所以在生产上应加大鳙鱼的放养比例,使鲢鳙比例达到 1∶1 或 2∶1,可有效控制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加快鳙鱼生长速度。苗种的选择上应注意先测定一下两地水质的 pH 值,最好选择 pH 值相近水体的苗种,防止 pH 值急剧变化,苗种的渗透压失去平衡而引发疾病或死亡。3 浸塘、洗塘与清塘在春季苗种放养前 30d 左右,放水 20cm 浸泡池塘,然后将水排掉,在有条件或初次使用的新塘应反复浸泡几次,使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溶解于水中而排掉。清塘时应注意不要采纳生石灰,因为盐碱地区的水质属于高碱度、高硬度,水体中不缺钙离子,土壤也不呈酸性,不吸附钙离子。清塘药物最好用漂白粉,水深 5~10cm,每亩用含有效氯 30%的漂白粉 10~15kg,杀灭病害。4 注水和施肥水源最好选用盐碱成份含量较低的江河水、水库水等并进行除害,如水源的盐碱度高,不适于养殖,可打井抽取深层地下水,与水源混合,调节 pH 值,一般井水占到 1/3~2/3,单一采纳井水应充分曝气、升温,注水应由浅至深,春季放鱼时 0.8~1.2m,以后加至 2.5~3.0m。注水后施放有机肥 500~700kg,如水瘦可施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方法为每亩 3~4kg,每隔 3~5d 一次。施肥时应注意,不能施用碱性肥料,防止pH 值过高,同时应少施或不施无机氮肥,防止水源中总氮含量过高而危害鱼类及其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