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重力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力、重力[教学要求] 1. 力的概念 2. 力的示意图 3. 力的分类 4. 重力 5. 重心[重点难点] 1. 力的概念 2. 力的分类 3. 重心的变化[教学过程] 1. 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任何力都具有施力物体和___________。力不能___________物体而存在。 (三空分别是“相互的”,“受力物体”,“离开(或脱离”) (3)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4)力的单位:牛顿,N (5)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或速度大小的变化。) (6)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___的原因。 (填“运动状态”) (7)力的作用可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比如拉力、推力、压力等,需要接触。电场力、磁场力、重力的作用可是不接触的) 总之,力有以下几种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要表示一个力必须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表示出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矢量性。 2.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取标度并通过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它们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除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外,还表示力的大小。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好是力的三要素。而力的示意图中并不表示力的大小,不取标度。 3. 力的分类(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它的两种分类方法):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摩擦力;弹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性质力) (2)按力的效果分——引力、斥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拉力等。用心 爱心 专心 (这里还有两个没有学过的知识,我们提前简单地做一下介绍。第一个是“弹力”,“弹力”这一概念是中学物理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先是“变形”,二是“恢复原状”,三是“产生弹力”,然后叙述: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第二个是“电场力”,请同学们想象中学学到的“摩擦起电”中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初中学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实际上物理学上把这种力叫做电场力;同理,磁体间的作用力就叫磁场力。)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