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奉圣朝”怎么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 5 册 P37《陈情表》一文注⑧[逮奉圣朝]意思是,到了晋朝建立。逮,及、至。奉,承奉。圣朝,指晋朝。 “奉”能作“承奉”解吗?“逮奉圣朝”可以“到了晋朝建立”这样义译吗?我翻开《辞海》,“奉”字有以下解释:奉:①捧。《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②进献。《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③事奉。《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④敬受。如奉命;奉使。⑤信奉;遵奉。如奉佛;奉为典范。⑥敬辞。如奉陪;奉侯;奉访;奉托。⑦给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勤奋,天奉我也。”我再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奉”字有以下解释:奉:①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②接受(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到命令。③尊重:崇奉;奉为圭臬。④信仰:信奉;素奉佛教。⑤侍候:奉养。⑥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从以上两本常用词典都没找到“奉:承奉”的解释。再查“承奉”词条,两本词典都没收录“承奉”词条。看来“承奉”一词不是常用词。但网上《汉典》有收录,如下解释:承奉:(1).承命奉行。《后汉书·和帝纪》:“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晋书·慕容超载记》:“ 超 亦深达 德 旨,入则尽欢承奉,出则倾身下士,於是内外称美焉。”(2).奉承讨好。 唐 李翱 《疏屏奸佞》:“臣以为察奸佞之人亦有术焉,主之所欲,皆顺不违,又从而承奉先后之者,皆奸佞之臣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自去安排着佳肴美饌,承奉 瑞虹 ,说道:‘小娘子定饿了,且喫些酒食则个。’” 从“承奉”的两条解释来看,两条放在《陈情表》语境中都不当。再说“承奉”一词本身就是文言词,“奉,承奉”不是把古代汉语词解释成明了现代汉语,而是把一个词解释更复杂的文言化了。根据语境,我认为“奉”字可以与《辞海》“③事奉”,或与《现代汉语词典》的“②接受” 相对应。另外“[逮奉圣朝]意思是,到了晋朝建立。”注解内容是采用义译,文章内容与“晋朝建立”无关,文章重点是讲我对圣朝态度怎么样,这句子从字面上完全可以直译,不必义译。这样的义译倒会让人游离于语境之外。我认为“逮奉圣朝,沐浴清风”应该这样译:“到事奉圣朝以来,我蒙受了圣朝的清明教化。”用心 爱心 专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