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4.名山事业:指不朽的著作。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5.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含褒义出处:“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6.一旦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出处:“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夏本纪》1.劳身焦思:解释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出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鲁周公世家》1.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2.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含褒义。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高祖本纪》1.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含褒义。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出处:“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4.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没有改变。出处:“诸吏人皆安堵如故。” 5.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含贬义。出处:“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6.大失人望: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出处:“秦人大失望。”7.啖以重利: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