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 3 课时) “镁 铝”图像题解析学习“镁 铝及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时,我们接触到最多的图像题,不少同学在解答这一部分习题,往往由于理解分析的不够准确,知识应用不熟练,而出现差错。利用图形相结合的方法,可在解决问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几例进行剖析:一、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过量O~A 段:A~B 段:从图 1 不难看出,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达不到最大沉淀量时,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有两种情况:一是氯化铝过量即加入的氢氧化钠不足;二是加入的氢氧化钠将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了一部分。图 1例 1. 向 30 毫升 1 mol/L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 4 mol/L 的溶液,若产生 0.78 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 3mLB. 7.5mLC. 15mLD. 27.5mL解析:已知,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氢氧化钠不足,二氢氧化钠过量。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当碱的量不足时:当碱过量时:故此题答案为:B、D。例 2. 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含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1)a mol(2)b mol(3)(4)(5)0 mol(6)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解析:(1)当时,或。(2)当时,。(3)当时,答案:B 例 3. 等体积的和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和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1)1:3(2)2:3(3)1:4(4)2:7A. (1)和(2)B. (1)和(3)C. (2)和(4)D. (3)和(4)解析: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或。故当溶液中与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当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答案:C二、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酸盐溶液,先无沉淀,当全部转化为时,再加入铝盐溶液,则偏铝酸盐与铝盐溶液发生了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产物都是。如图 3 所示:图 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A 段:A~B 段:例 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 )A. 和B. 和C. 和D. 和解析:从图 1 与图 3 的图像差别上不难看出当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随碱液的加入沉淀又不断消失;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出现白色胶状沉淀。故此题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