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某生物兴趣小组搜集到两则有关生物变异的案例: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三年内核辐射导致附近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1.06%;某医院接收了一名智力低下的患儿,经检测发现患儿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案例中的变异类型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数目变异④染色体结构变异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C、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1、A2、A3…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3、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现将M和N置于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通过基因发生突变得到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患者变异是三条性染色体上基因重组所致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基因交换势必导致基因重组D、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5、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基因重组B、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是三倍体,下图中表示正常体细胞的是()A、B、C、D、7、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8、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于编码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翻译的肽链缩短,从而导致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B、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C、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9、下列遗传病中,在成年后发病风险最高的是()A、染色体遗传病B、单基因显性遗传病C、单基因隐性遗传病D、多基因遗传病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苯丙酮尿症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青少年型糖尿病可能是受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控制C、可通过基因诊断技术检测致病基因来监测21三体综合征D、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第5号染色体不完整11、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2、下图为某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3为纯合子,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Ⅱ6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Ⅲ10与Ⅰ3、Ⅱ7的线粒体DNA序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