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3. 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学习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学习过程: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1、现状 总体在局部在2、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特点: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 4、16。图 4、16 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 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地区名称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自然背景人为原因ABCD.EFG思考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 A—G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5、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思考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新疆生态破坏与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性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1.根本原因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2.防治措施: 3.重点生态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①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 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③ 实施天然林工程的深远影响。(提示:应指导学生结合中国地图阅读)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表 4、2)思考结合本节课丈、图片和相关知识,你认为本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防治措施退:建: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