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方案【教学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由教师提供资料,进行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材分析】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2、学生已经有了较强 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文化背景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授课类型】 新授课【授课时间】 45 分钟【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过 程 设 计时间设计思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 课 导 入[导入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说到“文化”这个词,大家很熟悉了。但到底什么是“文化”呢?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有了 200 多种。那我们这里所提的“文化”是指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文化”的概念。 [板 书]1.4 地域文化与人口[思 考]2分钟以 问 题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把他们引导到学习课题上来新课第一部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