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好学生事迹:科学我的所爱 创新实践好学生事迹:科学我的所爱 自从懂事以来,世界对于我就是一团迷雾,我始终不停地问这问那。直到三级,《科学》来到了我的身边,似一阵阵清风,拨云见日,我脑中的一些疑问,渐渐散去。我也因此爱上了它,科学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课上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科学学问,课下,我依据教材的要求利用身边的材料进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学习植物,我知道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做种子发芽试验,我熟悉到一粒小小的种子,是那么坚韧,竟然能把压在身上的砖头顶起来;植物虽然不能移动,也没有大脑,但它们却很有方法让它们的儿女“四海为家”。学习电学了,我特别兴奋,原来是电荷在导线里流淌形成电流,电流经过用电器,用电器就会发光、有图像有声音,就会转动。 这幅图上的小电动风扇就是在四年级学完第三课简洁的电路后,我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搜集电路元件,找来几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木块、一个回形针和两个图钉。用什么来做用电器呢?为了完成我的小制作,我不惜把自己最爱的太阳帽上面的小电风扇拆卸下来。费尽周折,最终组装胜利了。去年,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我的这个作品也参加展现,并获得了一等奖。不过,那时的“作品”完全转变了模样。我在爸爸的剃须刀的启发下,找来一个小药盒,把导线、开关、马达和电池全都放进盒子里,只留风扇在外面。药盒的外面还贴上手工纸,画上图案,特别在按钮的地方还画上一朵小花。展览时别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开关在哪里。于是我就骄傲地一一为他们演示,听着同学们啧啧的赞扬声,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有了这样的经受,我就更加喜爱我的科学了。科学讲究实践,假如没有那次的亲身实践,自己就不会对电路有那么深刻的理解。这不,这学期学习“生物与环境”后,我就根据教材的指引,让爸爸钓鱼带回来一些水草,又从邻居那里要来几条泥鳅,于是我的生态瓶建立起来了。如今,生态瓶的水草长势良好,几条小泥鳅在生态瓶里自由拘束地生活着。我还利用它做一些试验:没有水草,小泥鳅就总是往水面上钻;水长时间没有换,小泥鳅就不活泼,这时候我知道肯定是缺氧了。看,小泥鳅是不是还在生态瓶里欢乐地游玩呢? 我特别喜爱小汽车,但小汽车每每都被我拆得乱七八糟,总想弄个毕竟。不过,我可以把不同小汽车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做成我的“百变小汽车”,样子虽然不好看,可我每每玩得不亦乐乎。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到凤凰山游玩。那里泉水清亮,岸边各种鹅卵石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