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保督查力度加强村干部管理力度,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村干部队伍在全乡干部作风整训暨测评大会的讲话丰家铺乡副乡长李颖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最前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是上级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农村诸多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能,是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从全县来看,包括丰家铺,都存在着对村干部的管理却是力度不小、但效果不大,想法不少、但办法不多的实际情况,安于现状、工作打不开局面,骄傲自大、与上级对着干,拈轻怕重、动辄撒手不干等现象在个别村、个别村干部身上时有发生,乡镇一级对此是“大伤脑筋”。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制约着乡镇一级对村干部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这些原因是粗线条的,是现在整个基层都有的现象,不单指丰家铺的情况,同时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基层工作时间也不是很长,分析其原因不到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改正。——从农村现状看,村干部“不便管”。一是农村“难留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人才流入城市,由此形成了农村的“人才空洞”。一些村出现了一年、几年无新党员发展的窘境,基层组织建设人才断层、流失造成在村干部的选任上“无人可选”甚至“无人可用”的局面,乡镇也只好勉为其难,一些村干部由此涣散了“干心”,滋生“舍我其谁”的心态,增添了乡镇管理难度。二是发展“吓倒人”。建设新农村面临的困难较多,产业建设发展难度大,作为村干部既要为农村发展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又要处理好本村日常事务,还要应对家庭的生产生活琐事,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许多人因此望而却步、避而远之。乡镇也只好面对“能的不干”、“干的不能”,“哄得吓不得”、第1页共4页“奖得惩不得”的困惑,使管理打了折扣。三是债务“拴住人”。村级债务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这些债务实际又由村干部个人承担着。数额巨大的村级债务既束缚了农村发展,乡村两级又无力偿还。乡镇在考虑调整个别村班子时,不得不面对村级债务这个现实问题。由此一来,村级债务成了乡镇的“拦路虎”、个别村干部的“护身符”。——从自身素质看,村干部“不好管”。在村干部文凭构成中,小学、初中占大多数,高中以上文化不多。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一些村干部掌握政策理论知识不多,思想观念陈旧,法制观念不强,制度意识淡薄,讲政治、讲大局、讲组织、讲服从、讲奉献认识程度不够深。在“内因”制约下,尤其需要“外因”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来帮助村干部提高自己。而乡镇受制于资金、场所等条件限制,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个别做出了一定成绩、连续任职多年的村干部因此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在个人与集体、下级与上级、少数与多数面前,不能正确选择对待。特别是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受损时,与组织、制度产生对立倾向,给乡镇管理带来不便。——从所处身分看,村干部“不能管”。村干部的身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是干部,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另一方面,他是农民,有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家庭责任。这种双重身分和双重责任,使得多数村干部难以“两兼顾”、“两不误”,不少村干部工作责任感不强、事业心不足,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可以选择“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组织、制度面前,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摞挑子”、“卸担子”。同时,村干部来自农民群众,生活在农民群众之中,在工作中难免多了一层顾虑,放不开手脚,不少村干部也把自己所做工作当成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宣传政策时支支唔唔,贯彻政策时犹豫不决,执行政策时畏首畏尾,工作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正是村干部这种身分的特殊性,让乡镇管理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乡的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干部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懒散、爱说大话、狠话,无上下级等基本组织观念,只要求别人尊重他,自己却从没有考虑过尊重第2页共4页别人;本领不硬、战斗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遇到工作任务,总喜欢强调客观,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只知道摆资历,吃老本,遇到利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