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老秘在线答疑+每周老秘分享会。。6月5日是第xx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提出的“莫使旱地变荒漠”和我国确定的构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为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环境是资源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必须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实现的发展思想的变革,是人类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使悠久灿烂的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先决条件。构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以惨烈代价换来的珍贵经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就曾经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产生的弊端时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时至今日,人与自然对抗的弊端仍没消除,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急剧蔓延,形成全球性公害。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身发展的根基。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我国虽然是资源总量上的大国,却是人均水平的贫国。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第1页共4页和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为环境保护确定了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实现我省“十x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十x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年均降低8.9%,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保持良好。20XX年,主要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标准以上的天数占8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4.5%。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全省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支流有39.5%的监测断面、汉江支流41.7%的监测断面水质不符合功能区划标准,有7个城市内湖和11条纳污河渠水质劣于v类标准,空气质量达不到良好标准的城市有6个,企业违法排污现象然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部分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短时期难以改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使经济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全省已经进入“十x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力争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的同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x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切实化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性与环境治理长期性的矛盾、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与国际压力日益加大第2页共4页的矛盾,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防控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安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积极行动起来,共建生态安全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