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1500 字(五)6 天前,我们最后到达我们此次三下乡的目的地 登楼村。对于我们调研组来说,我们的职责不在教书育人,而在调查民情,仅有 5 个人的队伍要每一天出门去和村民做沟通沟通和问卷调查,也使我们得到很多。 这几天来,从一开始吃了很多闭门羹,一天只做了 10 张,到此刻已经能够一天 20 张,这都是我们队员 5 个人群众的努力成果。很多次很多村民都以为我们是政府派下来调查村民的生活,不怎样敢与我们沟通,到此刻村民明白我们整支三下乡队伍,明白我们有同伴是老师,明白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我们也逐渐能够和他们做访谈沟通,自然也使得每一天的进程快了很多。 这些天的努力,我们在登楼村走街串户,我们与登楼的基层干部做沟通,会很留意很累。一是村民对我们有所了解,但也对我们有所顾忌,很少有村民能坦荡大方的与我们侃侃而谈。更多的村民是内敛怕生的,以至于出于问卷和访谈的质量思考,我们没有拍照录音,只是单纯的用笔和纸写下我们每一天访谈的资料,记录下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二是这条村很大,有 8 个小的下辖村,以至于村内的领导层之间存在些许的矛盾。但我们夹在这两者之间更需要留意翼翼,凡是需要到当地干部帮忙的我们都会三思而后行。 在这些天的努力下,队员们都很累了,每一天访谈的资料和问卷所堆砌成的模型也开始成型。有的队员开始想要去教书,他们期望难得一次三下乡能够得到提高自我老师基础技能的机会。这我也是能理解的,所以作为队长的我逐渐放松对他们的要求,放他们点时间去做自我想做的事,期望他们能在大学可能只有一次的三下乡中获得金秋般的收获。 说到教学,原来以为万事备齐的队友能够面面俱到,但每次回来都会听到又有学生不听话,又有课堂控制不了,又有学生被赶出校门,我就会很心疼。于是昨晚我特地看了一下老师们备课的教案,看完之后觉得到此刻,虽然我高中只教过短短的十几天小学和初中,但觉得老师们的备课远远不够。身为半个老师,连一半的教案都没能完成,已经能够看出在课堂上已经是看着知识点来说问题。短短十天,拿着没有关于自我班级学生的心理层次分析,没有教学方法和过程,没有课堂应对方法的教案,只是单单的在几张薄薄的纸上写下浅浅的知识点和题目,怎样承受得住课堂上孩子的好奇和顽皮。 但这几天,从同伴们的脸上虽然看到疲倦,但还是看到了他们对孩子的感情。尽管教课我们只是大一的新生,但起码我们的感情是真的在负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