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何谓“感恩”:“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对其一生的进展很重要的。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孩子把握好感恩的度,好培育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一、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的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及教育的误区。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怀他人的现象存在。这样事实比比皆是:一个下岗的母亲自己舍不得吃,天天煮一个鸡蛋给孩子吃,儿子不想吃,就说“我等会吃”,妈妈想看着儿子在她面前把鸡蛋吃完,可是儿子说“我来不及,在路上吃吧”,可是一到家门口,吃了一口就把鸡蛋扔到水沟,刚好被站在窗口的妈妈看到,妈妈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为什么孩子不吃也不告诉妈妈一声,妈妈可是很久没有吃过鸡蛋了呀。”可这孩子根本就不懂得母亲生活的艰辛啊!很多孩子在浪费时,忘却了“粒粒皆辛苦”,忘却了父母的疾苦。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为他换上洁净的衣服,孩子却以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爷爷撑着雨伞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湿了,还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的中国博士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家庭沟通,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却要求退回中国学生,中方就很纳闷,这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退回呢?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这学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们帮助他很多,可他却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说过。可是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他认为他们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在中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都不用说谢谢。从儿童—少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