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的三个着力点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面对“教会小学生写作文”这一课题,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可回避的职责和任务。怎样让小学生学会写作文,从小打好这一项重要的语文基础呢?笔者以为重要的是找准让学生喜爱作文、热爱作文的关键所在,进而用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作文教学工作,方能使小学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达到万象更新的新境界。在作文指导实践中,我体会到,指导小学生作文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唤起需要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我们以往的作文教学一般来说都是发布指令式的。老师根据教材的要求,对学生提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一切都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和样式来进行,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学生每次作文都是在“要我写”的心态中完成的。 要真正让学生喜爱作文,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由发布指令转向唤起学生的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动力来源,需要越强烈,学生接受的自觉性就越高积极性也就越大。一位老师在进行《我的家》的作文教学时,创设了一种情境,他很诚恳地对学生说:“我们刚接触不久,我很想到你们家去看看。”一听这话,学生都非常兴奋很希望老师能到自己家去。但这位老师又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一家一家地去访问,显然有点难,时间也不允许,那该怎么办呢?”一个学生赶忙说:“老师,我们可以把自己家的情况写下来。”老师听了非常兴奋,说:“这个办法好,通过你们的文字介绍,我就可以知道你们家的大致情况了。这样我在去之前,就可以对你们的家庭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和你们家人谈话时就有更多的话题了。”老师希望学生先用文字把自己的家作个介绍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家庭情况介绍给老师。于是一篇作文很快就写成了。学生在写作时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写作文,都觉得是在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是在完成一件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需要,一种生活的需要。当我们把作文变成需要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应该尽量让他们感觉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种交际,一种沟通,是在解决问题这样,作文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写作,而是一种需要了。 二、关注积累 很多人都迷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老师指导水平的高低、老师指导得是否具体得当有密切关系,其实从根本上说,作文不是指导出来的。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作文技法上的指导。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