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进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沟通、讨论,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舞学生沟通、讨论、探究,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致的计算机图片)这些美丽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日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二)新课讲授: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究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 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沟通、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 (老师巡视、倾听讨论)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 (小组推举,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沟通、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育学生的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1、内存条: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2、硬盘:也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设备。(它属于外存储器) 师:除了硬盘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外存储设备? 生:移动硬盘、光盘、U 盘、MP3、MP4…… 讨论学习: 请将常用的外存储器的容量和特点填入表中。外存容量特点硬盘光盘U 盘 师:学习了内存和硬盘后,我们知道存储器可以分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讲到内存条时,老师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容量多少,这样,就引出了存储器容量的单位以及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说到硬盘时,让学生观察它的容量,同时引出外存储器。另外,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外存储器,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讨论学习常用的外存储器容量和特点,增加学生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