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的布置也有创新空间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制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反复硬背的多,进展能力的少。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失去了作业发挥制造性、探究性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新课标充分阐述了语文教育“立足学生进展”、“致力学生进展”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务,而作业是反馈老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等特点,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制造性为目标,设计了个性化、体验性、操作性等作业,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教育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宽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以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猎取知识。所以,老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我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尝试改进为包括自我选择性作业、人文作业、多层次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趣味表演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查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舞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第二天,有的同学做好了知识卡片,有的画出了 漂亮的图画,有的还剪出了西沙群岛漂亮的剪纸……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兴奋,有时连家长也会参加,一举多得呀!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布置学生了解校园周围的环境污染,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污染源及污染程度,做好记录。在调查结束后写好调查总结。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二、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而老师面对的是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的不同个体。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