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讨论实施方案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育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育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老师。2、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进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制造空间。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进展。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课程教材内容。如:书法指导、国学教育、学生作文指导、科技制作、绘画艺术、农作物培植等方面的内容。 五、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老师可从自编、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和拓宽现有教材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首先要撰写课程纲:(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楚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方面的计划与规定。 教材内容分单元按系列编写,每周 1 课时。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1、建立领导机构: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各校要相应成立校本课程的开发讨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前期论证利用现有资源,征集老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教材内容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以便修改完善。 3、培训师资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校本课程理论培训,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讨论;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老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4、校本课程实施。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