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学习总结师德,即老师职业道德,是老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的根本行为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以及在这根底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品质。它主要由老师职业理想、老师职业责任、老师职业态度、老师职业纪律、老师职业技能、老师职业良心、老师职业作风和老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也是老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的总和。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同时也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 学生。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老师最根本的道德素养。一个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标准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是师德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 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老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无爱的教育犹如离开水的鱼,不能生存。师爱是老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崇高道德情操,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老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老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发奋向上。相反一个学生总是受到老师的批判和指责,就会产生 我是差生,学习不好,老师不喜爱我 的思想负担,从而破罐破摔,失去前进的信心。所以,真挚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它可以激发学生发奋向上的激情。 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到达教育效果的途径。老师只有关怀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学生明白老师所指的正确道理,却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情况。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真诚地关怀学生,学生爱老师,信任老师,师生之间有了感情,学生才会接受教育。我们常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学生阳奉阴违,对老师的话置之不理,甚至当面抗拒顶牛。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老师与学生没有感情根底,没有取得情感的沟通。假如老师热爱学生,他教育学生时,学生会认为 老师是为我好 ,从而愉快地加以接受。 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会耐心地指导学生,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满腔热情地去组织课堂教学,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