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总 叙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编成的生活法律规范,共五个大方面。 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是要求我们要仁、要义、要礼;次谨信,是要求我们以礼、以信;余力学文,则是要求我们“智”。 可以说《弟子规》五方面就是要以仁、义、礼、智、信为价值取向, 其中仁是核心,义、礼、智、信是不同场合的不同体现(仁、义、礼、智、信在中国古代称为五常,从宋代起它就和三纲联用。三纲、五常这两个念,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露》一书,但假如作为一种道德原则、法律规范的内容的,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法律规范,董仲舒根据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而《弟子规》中的 1008 个字则是把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大意落实到“温、良、恭、俭、让”这些处事的准则习惯小节中(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温就是温柔、良就是善良、恭就是尊敬、俭就是节俭、让就是谦让)。 七方面的学习先后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遵道贵德按修齐治平为次第的学习过程。 “好学近乎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教导我们“智”,教导我们国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习工作方法。 孝悌,亲仁,恩欲报,怨欲忘……凡是人,皆须爱,更是让我们落实在专业的地产和文化事业中,用专业制造财宝,感恩成就人生。 将加人,先问己,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虽贵端,慈而宽就是修己以安人;泛爱众就是让我们共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愿景。 我们一分,惊呼向南居宣言与《弟子规》竟然如此高度一致,《弟子规》简直就是为我们向南居人而写,《弟子规》的 1008 个字则是对“向南居宣言”每一句每一字的细化和深化解释。 一、首孝悌 孝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百善孝当先。入则孝应用到企业当中,表现为员工忠于企业,尊敬企业中的前辈,是下级对上级的如何尊重。 《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孝经》广扬名篇讲:事亲孝,可移于君。孝是道德的根本,是忠的前提,古代忠臣都出自孝子之门。忠诚的员工首先应会孝顺父母,在公司才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