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综合措施探讨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综合措施 摘要: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假如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本文探讨了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植树造林,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集约经营,培育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保证造林质量的基础。目前,河北省种苗工作是林业工作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基地供种率很低,苗圃经营粗放,许多苗圃苗木出圃不分级、不检疫,致使许多带病和不合格的苗木上山造林,这是造成我省造林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必须扭转重造林、轻树苗;重买种、轻采种;重买苗、轻育苗的错误做法,努力提高种子合格率、基地供种率、良种使用率、一级苗出圃率、自育苗率和容器育苗率。当前种苗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是: 1 选育良种,提高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1)建立母树林。选择最适宜的种源区域的优良林分,进行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并加强经营管理,促进结实,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树木种子。建立母树林,是实现良种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可以收到花钱少、见效快的效果。70 和 80 年代,河北省各地相继建立一批母树林,但大多疏于管理,有的没有适是组织采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予改进。 (2)建立种子园。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的穗条和种子建立种子园,以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种子。因此,种子园是树木良种繁育的主要形式,是良种的生产基地。使用良种育苗、造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在国内外都倍受重视。已建立的种子园,大多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抚育管理,除一般的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外,进入开花结果期,要进行施肥和修剪、整形,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等。 2 切实搞好苗圃建设,培育壮苗 加强苗圃建设,除实行必要的行政措施,制止苗圃转产,生产品种对路的苗木,以及就地育苗,避开大调大运等问题外,要切实加强苗圃的技术管理。培育优质壮苗,没有好的圃地是不行的。苗圃是林业工作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必须严格根据技术规程精耕细做,集约化经营。播种育苗除根据常规进行整地、催芽、播种外,单位面积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土质、育苗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