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分子与细胞1.(2010陕西西工大附中八模)如图所示的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灯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或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导致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3)从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右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cm。(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产生部位是。2.(2010哈六中二模)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甲是在20℃、大气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A植物在图甲b点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明,A植株适宜在的环境中生存,B植株适宜在的环境中生存。在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株植物中光合速率较高的是。上述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决定的。(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0时,两植株释放的来自于,在细胞中参与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若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浓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方向移动;若适当增加温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方向移动。由此可以看出影响a点位置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3)图乙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4)比较图乙中两曲线可知,饱和浓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温度比大气浓度下的高,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加的幅度(“大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3.(2010吉林实验中学最后模拟)右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浓度的关系,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请回答:(1)影响图中曲线ab段和bc段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2)如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则曲线能否持续上升?,原因是。4.(2010吉林实验中学最后模拟)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油—水”界面,“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再高速振荡,形成油水乳液,油水乳液中磷脂小滴的结构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3)材料分析探究-1探究-2推导结论提出问题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学生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①这一事实表明:。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亲水疏水图-1: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图-2: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图图-3:高速震荡成油水乳液,乳液小滴中磷脂分子排列图图-4:细胞膜磷脂分子分布图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5.(2010吉林实验中学八模)温度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对高温的反应,科学家用不同的温度处理这些植物的叶片,然后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叶片的离子渗漏。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注:对照实验在30℃时进行,每项温度处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超过50℃之后,植物B的就会。⑵对A、B两种植物而言,植物可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