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近代物理初步[高考定位]1.考查内容(1)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逸出功。(2)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跃迁。(3)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衰变、半衰期、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2.题型、难度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且每年必考难度中档。1.(多选)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 νa、νb的单色光 a、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 Ua和 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Eka和 Ekb。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是A.若 νa>νb,则一定有 Ua<UbB.若 νa>νb,则一定有 Eka>KkbC.若 Ua<Ub,则一定有 Eka<EkbD.若 νa>νb,则一定有 hνa-Eka>hνb-Ekb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由动能定理可得:Ekm=eU,所以当 νa>νb时,Ua>Ub,Eka>Ekb。故 A 错误,B 正确;若 Ua<Ub,则一定有 Eka<Ekb,故 C 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可得:金属的逸出功 W=hνa-Ekb,故 D 错误。答案 BC2.如图 5-1 所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图 5-1A. H+ H→ He+ nB. N+ He→ O+ HC. He+ Al→ P+ nD. U+ n→ Ba+ Kr+3 n解析 H+ H→ He+ n 是一个氚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氚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属于聚变反应,故 A 正确; N+ He→ O+ H 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他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氧的同位素——氧 17 和一个质子,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属于人工核反应,故 B 错误; He+ Al→ P+ n 是小居里夫妇用 α 粒子轰击铝片时发现了放射性磷(磷 30),属于人工核反应,故 C 错误; U+ n→ Ba+ Kr+3 n 是一种典型的轴核裂变,属于裂变反应,故 D 错误。答案 A3.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 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 U→ Th+ 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 α 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 α 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 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 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 α 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选项 B 正确;根据 Ek=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 α 粒子的动能,选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