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 1】 动量 Ⅱ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 m 和它的速度 v 的乘积 mv 叫做物体的动量。动量通常用符号 p 来表示,即 p=mv。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为 kg·m/s。说明: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我们讲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有关动量的运算,一般情况下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则选定一个正方向后,动量的运算就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3.动量的三个性质(1)动量具有瞬时性。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不发生变化的,而物体的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由动量的定义式 p=mv 可知,动量是一个状态量,具有瞬时性。(2)动量具有相对性。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指的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量。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先明确相应的参考系。(3)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知识点 2】 动量的变化 Ⅱ1.因为 p=mv 是矢量,只要 m 的大小、v 的大小和 v 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动量 p 就发生了变化。2.动量的变化量 Δp 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 Δv 的方向相同。3.动量的变化量 Δp 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 p′减去初动量 p 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 Δp=p′-p,此式为矢量式,若 p′、p 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矢量三角形定则)求矢量差;若在同一直线上,则应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 p、p′的方向,最后用 Δp=p′-p=mv′-mv 进行代数运算。【知识点 3】 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Ⅱ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定义式p=mvEk=mv2Δp=p′-p标矢性矢量标量矢量特点状态量状态量过程量关联方程Ek=,Ek=pv,p=,p=联系1.对于给定的物体,若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发生变化;若动量发生变化,则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2.都是相对量,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知识点 4】 冲量、动量定理 Ⅱ1.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2)表达式:I=Ft。单位:牛秒(N·s)。(3)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4)物理意义: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5)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