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生物学科答疑资料(第二次) 一、老师提问: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是实效性? (一)仔细备课: 学习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制教案(教学设计)。 (二)仔细上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进步。 老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语言、课堂设问、教学组织与实施、导入、结束等八种技能的水平。 老师提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教学技能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 2.结束技能: 简单回顾、提示要点、巩固应用、练习检测、比较异同、拓展延伸。 3.语言技能: 4.提问技能: 精心设计、难易适度、循循善诱、正确评价、面对全体、因材施教。 5.板书技能: 词语式、提纲式、结构式、图表式。 要求:有计划、设计简洁、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6.演示技能: 传统媒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和实验。 现代媒体包括电光类、电声类和影视类。 7.组织技能: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时间分割、师生交往组织。 8.应变技能 语言吐字要清楚、音量语速要适宜、语调节奏要变化、语汇知识要丰富。 以静制动、重点提示、个别提醒、借题发挥、巧妙暗示、实话实说。 (三)作业辅导: 精心设计作业,加强批改,及时反馈调整。 (四)检测评价 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科学数据分析与编制试题的能力。 (五)确立“三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衔接点),以点带面,提高实效。 1.“三点”首先是指,课堂教学围绕教学重点,突出核心知识,增强重点教学内容的厚度; 2.其次掌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 3.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衔接点,使教学环节、知识结构和三维目标 的实现能成为一体。 下面以一位老师讲授的讨论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中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第 2 课时”为例 ,进行具体说明 。 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内容在课时安排上为两课时,在第 1 课时中完成的相关内容有:消化系统组成的概述(器官的名称、形态和位置);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引入消化和消化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第 2 课时依教材需完成的内容应有: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 老师设计的此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内容 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