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师德师风即兴演讲范文1990 年 5 月,我开始了地理教学生涯。满怀激情走进课堂,迎接我的却是学生对地理这一非升学科目的极端无视和排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理论学习,我领悟到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必须走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应以兴趣为诱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厌学、教学质量差的出路在教学改革。我开始了“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改革实验〞,探究出以“趣导—趣讲—趣结—趣练〞为主线的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模式。1994 年 11 月,该课题顺利通过一汽子弟教育处专家组的验收。教改实践说明,实验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明显高于非实验班,课堂气氛活泼,教学效果突出。统计资料说明,实验班的各项指标也明显高于其他班级。1995 年 8 月,我被推举走上中学地理教研员这一岗位。新的岗位使我得以扩大教改队伍,深化教改讨论。我将教改实验课题确定为“以趣味教学为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素养教育〞,并被省教研室确立为“九五〞重点教改课题。在教改实践过程中,我以自己严谨的科研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感染实验老师,使她们在教改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1999 年 11 月,课题以丰硕的果实迎接了来自全省的地理教育专家与同行们的检验,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并建议在全省推广。趣味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还不能表达“以学生开展为本〞的素养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学生的开展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彻底纠正把学生看作“静态接受塑造,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的错误做法,由老师“动〞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学习,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基于上述认识,我根据我处各中学班额较少的实际情况,以及地理教材趣味性、可读性强的特点,在西方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理论和社会学家交往理论的启迪下,提出了“互动合作〞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目前,该课题已被吉林省教科院确立为“十五〞规划课题。通过两年来的课题实验,我进一步领悟到了师生互动的深刻意义——教学的魅力在于师生互动中生成与开展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不断生成与沟通的信息,以及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开展中。1、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统治我国现行教育界多年的“老师中心论〞的影响下,老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宰、课堂上至高无上的,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园丁〞剪子下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