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学习随笔老师请从自我克制做起老师读书学习随笔老师请从自我克制做起通过阅读《燃狄》24 期,我明白了如何去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许多教学习惯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烙在老师身上、心上的习惯要改很难。然而,要进步就要改变,要突破就要改变。社会在改变,教育在改变,学校在改变,老师更要改变!如何改变?学习共同体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克制自己,不干预分组提到分组,日常教学中我们早已习惯了让优势学生帮助弱势学生,性格活泼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搭配,等等。然而,学习共同体要求随机分组,抽签决定组员,而不是根据成绩等因素由老师安排。真正抽签分组完成后,我信任一定有许多老师和我一样,看到一些“奇葩〞的组合,心中难免有疑虑:这样的小组能约束好自己吗?这样的小组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吗?这时,老师需要克制自己,不去干预,要不断疏导自己:给孩子们时机,让他们去制造奇迹吧!也许这几个“淘气包〞正是最有默契的伙伴呢!也许这几个沉默的宝贝通过眼神沟通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呢!克制自己,不打扰学生讨论学习共同体要求老师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孩子,要求老师仔细倾听孩子们的表达。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充满热情的小脸有时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有时又带着思索的愁绪,老师总是忍不住想走到他们身旁,听听他们在讲什么,问问是什么让他们眉头紧锁。克制!这时老师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安宁静静地在旁边做一个观察者,观察他们的表情,体会他们的情绪,千万不要打扰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首先,老师突然出现在旁边,可能会打断孩子们的思考;其次,有些内敛的孩子天然对老师有畏惧感,当老师走近的时候,他们会因紧张而产生压力;再次,老师假如没忍住说几句话,完全有可能让善于察言观色又不太坚决自己想法的孩子改变原本的思路。既然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释放自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就一定要让自己再忍一忍,不要打扰他们。克制自己,学会收张有度收张有度,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实属不易!难就难在这个“度〞上。这里的“张〞即张开,自然是把问题抛出去,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散思维、互相启发;而“收〞自然是把过度偏离主题的探讨“拉〞回来。何时去“拉〞?怎么“拉〞?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尽可能多且有利于学习的探讨,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的提问要精准。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要便于学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