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演讲稿 篇 3儿童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家庭教育则是万源之本。在中国,教育儿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孟母择邻 、 岳母刺字 ,陆放翁《示儿》诗等历代严父慈母及他们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虽然我们也深深懂得 言传身教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身正影不斜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等古训,但因诸种社会原因,仍然有不少父母走上了家教的误区。你看街头巷尾,孩子不是骑在爷爷奶奶头上的,便是摇荡在爸爸妈妈保驾的秋千上;不是口含巧克力糖,便是手玩变形金刚。孩子要啥给啥,吃这不敢买那,穿红不敢着蓝。孩子打麻将,夸奖孩子有灵气;孩子打电子游戏机,夸奖孩子机智;孩子坐轿车上学,夸奖孩子有福气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宠子奇观:你给孩子买手风琴或钢琴,拜师学艺,希望孩子成为未来中国的贝多芬,我就敢花巨款给孩子买世界著名画册和文房四宝,指望独子他日成为蜚声画坛的中国凡 高。你给女儿聘请著名歌唱家面授机直指望赶超毛阿敏,我就敢请刚退居二线的施拉普那为儿子传授绝招踢出个中国的马拉多纳。侃爷比侃,款爷比钱,我国首家贵族学校门口,每天停放的豪华轿车数相当于在校就读孩子的总数。大腕儿家的子弟不是常常蹲在马桶上,用大哥大唤 爷们儿,拿纸来 吗? 教育必须以进展学生的个性和制造力为主。 教育界出现的高分低能的反常现象,是有比较复杂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的。这几年,一说到学生读书,闪现在老师头脑中的第一个信号就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闪现在家长头脑中的第一个信号就是文凭、专家。基于上述原因,双方便齐心协力,将学生推动了一个浩淼无边的名曰 刻苦学习 的苦海,学生在学校经受了各科老师一天的轮番 轰炸 以后,晚间疲乏不堪地回到家里已经是六七点钟了,再做两三个小时的家庭作业,10 点钟能安寝已经算得上高效率了。显而易见,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接触社会、接触生活。 我们的学生,在高密度、高强度的作业重压下,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几乎失去了他们能自由支配的一切时间!结果怎样呢?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1985年 7 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进行的第 26 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拥有 10 亿之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两名选手,竟输给了人口只有 3000 万而且许多方面都远不及我们的一个小国!参加这次竞赛评审工作的我国著名数学家王寿仁教授,总结了我们失败的原因。他说:目前,我国中学教育完全围绕高考题目转,课上搞 填鸭式 教学,课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