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突破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近年来全国卷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不单独设题,但是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理解。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包含着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考查,翻译题更是直接考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等。因此,它们是阅读解答文言文的基础。在讲解考点前,先让考生掌握文言文的系统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文言基础突破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是指在运用中出现频率较高,属常用词或次常用词,主要是考纲要求的 120 个实词[详见“备考锦囊”]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明确了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一、夯实文言实词三类知识点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特别实词这五大知识点。其中“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合起来作为一个突破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等。以“引”为例: 本义 意 义 拉开弓 牵、拉 拉长 抽、拔出 伸着 拿 引申义 带领 承担 举荐、提拔 延请 援引 引导 掉转 例 句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吭高歌(成语)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