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摘要】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首先,要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其次,加强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的行为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首先,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1.定公平合理的合同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工程在中标以后,施工单位将与建设单位签定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处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也应具有公平性,严重有失公平的合同本身就是违法合同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合同的严肃性,即合同一经签订就不得单方更改,合同便成为日后双方行为的准则。从造价角度看合同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双方争论的焦点,因此在中标之后的签约阶段,承包商应据理力争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好基础。 2.工程施工期间的全方位管理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2.1 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 工程量的统计,是造价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在造价管理中地位举足轻重。统计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 2.2 做好工程实施中的索赔工作 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规定,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常见的索赔有: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索赔等。承包商不一定期望每一个索赔均获成功,但不应放弃任何一个索赔机会。同时要注意索赔的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以作为日后索赔工作的依据。 2.3 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造价管理部门在承包商内部应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其它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然后由该部门的预算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等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是预算原因还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应实行补救措施。当存在投标中不可预见的特别原因时,应结合合同有关规定及时提出索赔方案。 3.技术方案与经济管理的结合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济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