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摘要:在旅游信息化如火如荼进展的当代,旅游管理人才应掌握基本的旅游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的在于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旅游信息化知识素养和应用能力,虽然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信任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会使高校培育的旅游管理人才更符合旅游市场需求。 关键词:应用导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1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概况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信息通信技术等,通过对旅游信息和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等,在提高旅游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和进展支持。[2] 1.1 课程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管理学、信息系统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课程,是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培育应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着重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能力。该课程涉及旅游产业的各行各业,主要包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旅游电子政务系统等,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与旅游产业结合十分紧密的产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也必须依据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 1.2 培育目标 通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具备旅游企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本领、维护和开发技能,为今后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积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3] 2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科学 2.1.1 课程安排不当 通过对国内大多数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人才培育方案的调查发现,不少高校把本应作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先导课程的计算机基础、管理学、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安排在与该课程同期甚至之后讲授,导致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进度,也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2.1.2 课时设置不当 目前,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大多数高校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了 48 个课时或 68 个课时,其中包括了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且理论课时普遍多于实训课时。韶关学院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