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1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1_第1页
1/3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1_第2页
2/3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1_第3页
3/3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引 言: 我们通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立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就要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熟悉社会,,深化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激发自己的学习热忱,不断完善自己,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熬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肯定预备. 一、调查数据 概况: 高观村共有 206 户约 800 口人,住房占地约 200 亩,耕地 883 亩。本村固定资产 65 万,去年总产值约为 568400 元,人均毛收入为 710.5元。 (一) 村民的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粮食作物为主如水稻,小麦,高粱等,辅以副业如养猪,鸡鸭等。粮食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 70%。由于我们,耕种条件欠佳,多高山,离高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经济收入较低。 (二) 村民的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 30%受过初等教育,1%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还不到十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 7 岁,但有 50%的孩子八、九岁才开头上学。 (三) 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水果都根本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局部家庭每月生活费在 100 元以下。 二、到高观村的感悟 (一)农村教育现状 村民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是这样一言概之的: “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缘由,甚至误导我们进入“遥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剧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 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局部的家长特别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旧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我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变卖家产也得上”。 对于农村来说,他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由于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高观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走进高观村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