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转变的几点思考 摘 要: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是武警部队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趋势,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维稳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课题和长期性任务。 关键词:军事训练;信息化;转变 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是武警部队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趋势,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维稳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课题和长期性任务。结合武警部队实际,就此作一些粗浅探讨。 1 构建军事训练信息化内容体系 1。1 围绕执勤处突的素养要求,增设训练内容 当前,随着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的日趋多样化,部队军事训练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老三样”的训练内容已无法满足任务所需.针对这种形势,武警部队必须增加与信息化相适应的训练内容。比如,士兵应增设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操作技能训练内容,掌握手中武器装备和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强化信息化条件下战斗能力培育. 1.2 围绕执勤处突实际,整合训练内容 从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需求看,军事训练存在“两大弱项”:一方面,武警部队日常执勤的“小群性",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扁平的指挥体系,有时甚至要求最高指挥官直接指挥到一线作战队员,而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却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时,需要多部队协同作战,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效的指挥体系、指挥手段和应急机制,但当前却没能在我们的训练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因此,以现行大纲为基础来设置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内容,不必对训练内容作根本性改动,只需把具有相同作战功能的建制单位整合为同一训练对象,将相应的训练内容按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流程进行梳理,区分若干作战环节,分环节设置训练内容.不用突破现行体制编制,就能保证部队按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的基本要求开展训练。 1.3 围绕形势任务,建立科学进展机制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和作战形式、行动方法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求军事训练内容随之适时更新.而目前,我们的军事训练大纲更新周期太长,与形势任务进展变化不相适应。加快推动训练转变,应建立“理论创新―实验论证―完善法规―按纲施训”的训练内容滚动进展机制。加快运转节奏,缩短运行周期,及时将论证完善后的理论成果融入训练大纲,融入决策程序,融入训练实践,加快理论成果向部队战斗力的转化。 2 探究军事训练信息化方法手段 2。1 部队训练基地化 部队基地化训练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和高技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