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合理的流量管理浅谈科学合理的流量管理 【文章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民用航空空管实施流量管理的必要性,航路结构、空域管理、恶劣天气等都有可能成为航班延误的原因。然后从技术设备、人员素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流量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旨在为了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空管服务,确保飞行安全顺畅。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流量管理;CDM 系统;管制员 1 实施流量管理的必要性 1.1 航班量增加迅速 当地面某一公路车流量较大时,交警部门会在公路入口限制车辆进入,避开道路的拥堵。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是根据规定的航路、航线来飞,如同地面的公路,而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障碍物之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假如空中飞机数量饱和,管制员就会限制地面飞机起飞,让其在地面等待,等空中流量平稳后再允许起飞。假如某一航路、某一扇区或某一机场的飞机数量激增,将出现飞行流量超过限额的情况,为确保各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安全间隔,管制员需要对进入该航路、扇区或进离港的航班进行适当限制或调整以实施有效疏导和控制,来维持安全、有效、快捷的空中交通流通,保证空中交通运行的平稳与安全。 1.2 空域管理问题 国家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对空域实行相关管理和限制,民航部门对空中航路结构、数量和区域覆盖面积可调节度很小。我国的空域大部分由空军管理,民航可以灵活使用的空域容量不足四分之一。以南宁机场为例,南宁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当本场军航活动时,进近管制部门可以允许使用的区域不到平常进近空域的四分之一,所有进离场航班的高度和间隔调配均集中在这一区域,空域环境非常复杂。假如碰上军航训练起落科目,跑道会长时间被军航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不提前对进离场航班进行适当限制,越来越多的航班集中在这一区域盘旋等待,飞行空间更加拥挤,飞行矛盾十分突出。 1.3 恶劣天气影响 恶劣天气是航空业的一大劲敌,包括雷雨、台风、大雾、冰雪等等。每个机场都有自身的起飞落地标准。假如机场天气恶劣,但够起飞降落标准,即使波道里只有两三架飞机,管制员却要不断地发出航向指令和气象情报以及了解飞行员的意图,这样管制员的通话频率和负荷都比平常更加繁重。对于进近排序,管制员需要适当拉大飞机间隔,以便为飞机复飞和终止进近提供安全余度。假如航路上出现范围较小的雷雨,绕飞对管制指挥影响不大,一旦雷雨影响的范围较大,飞机偏离航路会越来越远。对于同样的一...